“爸爸接送周”的更大意义是对父亲角色与责任的提示,父亲之为父亲,说到底还是对孩子要“亲”,感情上亲近,行动上则要“亲自”。
连日来,武汉市光谷第十一小学开展了“爸爸接送周”活动,倡议孩子的父亲尽可能接送孩子上学,引发舆论关注。
在此事引发热议后,该校校方回应,这项活动是倡议而非强制,孩子父亲在外地或单亲家庭的情况是极个别的,而且学校没有具体统计父亲接送数据,也没有相应的考核指标,造成伤害的可能性很小。
以开展“爸爸接送周”活动的方式,引导父亲更多地融入到孩子的教育中来,置于现实背景下,不乏积极意义。
父亲参与孩子教育的缺失,既有现实原因的制约,如“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分工,但更多还是观念上的偏差,认为父亲的责任是给孩子创造物质条件,教育有学校和母亲操心就行了。这也导致“丧偶式育儿”问题日显普遍。
对孩子的成长而言,父母双亲的作用不能互相替代,最好的模式也是双方共同努力,一起承担照顾、陪伴、教育孩子的责任。这就需要父亲们进行“角色补漏”,主动参与家庭教育,为孩子构筑起完整健康的成长环境。
最近,热播剧《都挺好》迎来大结局,剧中的父亲苏大强成为热搜榜上的常客。在这个家庭中,父亲角色中的缺位,不仅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也影响着男性自身的成熟和担当。
在此情形下,“爸爸接送周”活动有其现实针对性。就跟“产假夫妻共享”的建议一样,此举一方面是为了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亲的关爱,培养健康的亲子关系;另一方面,也意在更加公平地分担育儿责任,构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家庭伦理。
所以说,“爸爸接送周”的更大意义是对父亲角色与责任的提示,父亲之为父亲,说到底还是对孩子要“亲”,感情上亲近,行动上则要“亲自”。具体到一个家庭,父母对孩子的照料与教育,有分工有侧重也属正常,但不能变成“大撒把”,一些客观条件是理由,但绝非借口,有时间有机会,父亲还应有意识地多陪陪孩子、有选择性地参加孩子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不让父爱缺席。
事实上,长期忽视孩子的成长与教育,非但对孩子不利,对自己来说也是遗憾——太多父亲都是意识到该陪陪孩子时,倏忽间孩子长大了,才明白已经太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