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青少年人际交往和未来发展的基本保证。对青少年进行良好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教育要动员家庭、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重视学生个体的自身特点,积极引导教育,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帮助青少年走出各种心理误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社会、家庭和教育原因
在造成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诸多因素中,社会思潮的冲击,人际沟通的缺失,以及对青少年人格养成的忽视,容易造成青少年心理挫败、心理困难累积和心理落差,进而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多种社会思潮诱导青少年的心理挫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整个社会的信息量在急剧膨胀,各种思潮的冲击已经影响到青少年的思想。当客观事物与自我身心达不到统一时,就容易让青少年产生心理挫折和挫败感。
有效沟通的缺乏造成青少年心理困难的累积。新时代的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生活中缺乏同伴的沟通,而且诸位长辈对青少年的宠爱容易造成青少年“为我独尊”的自我优越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学习、生活方面的心理问题,无法得到合理的宣泄。长此以往,甚至会进一步导致孤僻、厌学、焦虑、忧郁症乃至自杀、犯罪等严重的青少年行为缺陷和心理疾病。
过于关注考试分数,忽视人格养成导致青少年心理的落差。“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思想,让学校和家长都只关注学生成绩,而没有过分重视对于其人格的培养,以至于很多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使之心理、生理都无法与周遭环境协调,最终出现各种各样的严重心理问题。
二、调动家庭、社会动力塑造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通过学习提高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节能力,还要积极营造和谐、轻松、快乐的育人环境。教师在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应该积极主动调动社会和家庭动力,共同塑造青少年成长的和谐校园育人环境。
架构家长与学生的沟通桥梁,及时疏导青少年心理问题。父母是青少年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其终生的老师。家庭经济问题、父母不和或离异、父母不管或管教过度都容易造成青少年心理不健康。所以,很有必要让家长与孩子互相信任、理解、包容。我们可以开展让家长与孩子每月通一次信,或让学生每周为家做一次家务,或者让学生在父亲节、母亲节给父母送一件礼物,或者组织亲子野餐活动等等,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填平“代沟”,增加情感交流。
动员社会参与丰富青少年生活,尽力缓解青少年心理压力。青少年学习是十分艰苦的脑力劳动,广泛的爱好不仅可以丰富学校生活,减轻学习压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主动地参加文体活动,增强了团队意识,使业余生活丰富多彩,保持心理健康。
营造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增强青少年心理问题自我调整能力。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无私的关爱学生是师德中最重要的一点。老师要理解学生、信任学生,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有亲和力,要善于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状态,及时发现问题,把不良现象及时制止和纠正过来。
和谐的生活环境、科学民主公平的管理模式、积极团结向上的班集体有助于青少年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可以有效地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教师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积极营造良好和谐的生活环境,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消除容易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通过提升教师自身对学生关爱的认识,建立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和班级氛围,可以营造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进而增强青少年的意志力、心理承受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心理问题的自我调整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