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泽先生在幼年时非常喜爱风筝这门民间手工艺。1943年在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期间,其日籍教师高见嘉十先生从一日商人手中借到一部曹雪芹手稿《废艺斋集稿》,其中第二卷《南鹞北鸢考工志》系统地记载了风筝的起放原理、扎糊技法、绘画要领,即扎、糊、绘、放“四艺”。孔祥泽先生将其抄录并保存下来,经过常年细致的研究临摹复制,自成一体,孔先生为了尊重曹氏的功绩,故将他制作的风筝称为“曹氏风筝”。
溯源
作为北京风筝的主要代表,“风筝曹”(又称“曹氏风筝”)源于1943年一部署名曹雪芹的风筝图谱遗稿《南鹞北鸢考工志》的发现和抄录。作为主要抄录者之一,孔祥泽对遗稿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和临摹,结合金福忠所著《宫廷风筝图谱》,最终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恢复了遗稿中的风筝制作技艺。为纪念曹雪芹的功绩,孔祥泽将之命名为“曹氏风筝”。1973年,曹氏风筝得到北京大学著名红学家吴恩裕的认可。曹氏风筝经过孔祥泽和孔令民父子多年的传播和推广,已成为享誉北京的“风筝四大家”之一,目前已传至第四代(以金福忠为第一代)。2006年8月,曹氏风筝入选首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作为“风筝曹”的主要传承人,孔令民父子迎来了一年最为忙碌的时期。1月20日,孔令民参与了“全国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迎春展示活动”,其子孔炳彰则于近日受邀出国访问。作为一名大四学生,孔炳彰早已明确了当一名小学老师的最终去向:“我的想法是,从孩子抓起,更好地推广普及曹氏风筝。”而寻找含有《南鹞北鸢考工志》的曹雪芹遗著《废艺斋集稿》的下落,则是他们祖孙三代的共同梦想。
关注弱势群体
孔令民,男,65岁,孔祥泽之子,“风筝曹”第三代传承人
上世纪70年代,跟随父亲学习制作、研究和推广曹氏风筝以来,父亲就一直在给我灌输一个理念,也就是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更不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帮助残疾人和弱势群体,这也是曹雪芹风筝思想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技艺可能还在其次。
有人说,我们可以叫“风筝孔”,但不能叫“风筝曹”。抛开有关《南鹞北鸢考工志》与曹雪芹关系的争议不说,这种说法对于该书中助残“以艺自养”的核心理念也缺乏基本的了解,而这一理念并不是我们孔家的首创,我们也不会掠人之美。
技艺传承
耳濡目染接续家族传统
孔炳彰,30岁,孔令民之子,“风筝曹”第四代传承人
我小时候住在积水潭,每次父亲与爷爷制作好一个风筝都要到积水潭桥边的土山上去试放风筝。有一次突然转了风向,父亲为了让心爱的风筝不回挂到树上,从土坡上滑落了下去把脚崴伤了。
虽然父亲和爷爷没有刻意培养我对风筝的兴趣,但潜移默化地让我对风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高中毕业时,正赶上澳门回归和迎接千禧年,我参与了一些风筝展览和放飞活动。
那时距离我爷爷抄录风筝谱也已经接近60年,60年一个甲子,我忽然理解了爷爷和父亲在曹氏风筝传承所投注的感情。回来后,就告诉他们,想系统地学习曹氏风筝的制作,得到他们肯定后,这才正式成了曹氏风筝的传承人。
再创新高
●缪伯刚,男,29岁,孔令民弟子,“风筝曹”第四代传承人,“风筝寻梦”签名活动发起人
无论南鹞北鸢,风筝均讲究诗情画意。曹雪芹认为风筝是“环境艺术”与“动感艺术”的有机结合,更让我敬佩的是这位大师的才情与仁义。当年曹雪芹教残疾人以风筝技艺谋生,而现在我的师傅孔令民在北京上庄的“曹氏风筝工艺坊”即是传承曹雪芹先生当年的做法,帮助弱势人群,同时也能将风筝传统技艺传播开来。
作为曹氏风筝的传承人,在秉承“公益”理念基础上,我认为,风筝事业发展还要寻找更有力的创意点,形成独特的文化创意产业模式。狭义上,风筝制作技艺要创新,广义地讲,风筝的表现形式、主题取材、传播模式等都不再墨守陈规,而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或新的艺术理念等充实风筝文化。比如风筝涵盖制作的艺术、观赏的艺术、体验的艺术、感悟的艺术,也可由此衍生出技能、文学、影视、小商品、奢侈品等等。
相关内容
“曹氏风筝工艺”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融民间文化、南北扎制技术的精华于一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制做流程为:扎、糊、绘、放,工艺具有独到之处。其保存了21首扎制口诀歌诀很有特点。它的43种技法中保留下来的20种制作工艺,做工细腻、用料考究、绘制精美、放飞富有情趣,其中拟人化的扎燕凸显了北京特色。
“曹氏风筝工艺”是民间风筝艺术,它题材广泛,种类繁多,融汇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是大俗大雅制作之结晶。它具有观赏性、科学性、娱乐性、健身性,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在历史、文化、艺术、民俗等方面都有研究和认识的价值。
“曹氏风筝工艺”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制做工艺、对风筝制做高度概括的“四艺”、诗情画意的歌诀及浓郁的京城文化特色,使人无不为之倾倒。
“曹氏风筝工艺”仍然有20种制作技法需要挖掘和研究。另外,孔祥泽先生已年逾古稀,其子孔令民先生年纪已过半百,传承保护工作迫在眉睫,时不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