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23日电(记者 商亮 郭亚丽)娱乐机器人哼唱着歌曲,助教机器人“小一”解答着一个又一个问题,校园自动驾驶快递小车“小黄”为学生和老师运送快递……日前,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举办期间,北京十一学校学生参与编程的各类机器人一同亮相,向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73名国际代表展示着人工智能及其他前沿科技对十一学校所带来的改变。
AI元素成为校园“发光体” 培养能与机器人竞争与协作的00后一代
十一学校众多机器人当中,有一个担当的是食物引导员角色,当你对它说“西餐”,它可以立刻反馈给你,“你可以到十一学校的咖啡厅购买意面,请根据你的口味自行选择”。学生介绍说,如果你经常与这个机器人互动的话,它还可以记住你的喜好,并推荐一些你可能想要尝试的菜品,将来,他们还想把这个机器人放在学校的食堂门口来为学生和老师服务。在VR体验与3D打印教室里,学生能在此制作各种3D打印模型、设计VR场景。在手机APP开发教室里,初中学生已经设计成型的APP包括人脸识别签到系统、各类图像识别系统等,通过对准物体扫描即可自动识别出相应的车型、菜品、果蔬、植物名称及其相关信息,这些应用都已经安装在他们的手机上并能够应用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
学生和机器人在一起
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曾在一次演讲中谈到,“今天的孩子是和机器人抢饭碗的一代,教育很多时候跟不上技术的进步,学校已经清楚地知道,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应对明天,已经不可能了……”据了解,十一学校自2008年实施“高中创新育人模式变革”以来,始终瞄准未来社会的改变与人才的适应性,致力于培养能与机器人竞争与协作的新一代。近年来,学校通过分析研究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后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认识到“编程就是人机之间对话的语言”,未来学生必然生活在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的自然切换与融合之中,因此,课程体系也顺应着这个趋势不断迭代。
如何将人工智能与已有的30多门技术课、艺术课,甚至是语文、生物课相结合?十一学校构建起了从通识教育活动,到常规信息技术课程,再到高端课程项目研究的融合性课程体系。通识教育主要是让学生能够体验人工智能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常规课程为选择性必修,学生在前半学期学习Python基础语言,后半学期则可以根据兴趣自主选择智能博弈、程序设计与算法、人工智能与APP开发、机器人技术、网站设计、数据库技术等16个模块的课程。此外,对于那些对计算机科学或人工智能方向非常感兴趣的同学,学校还专门设置了自动驾驶、机器人项目、跨学科的人工智能研究性课题等高端项目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重构课程体系的同时,十一学校还将人工智能融入到了学校的教学管理环节,为了更好地识别、发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专门搭建了支撑变革的智慧校园平台,这个平台可以通过优势识别、潜能发现和规划引导来帮助学生实现高性能的自动化排课,同时,平台还具有阅卷和诊断系统。
4500个学生4500种课程表 “私人订制”唤醒学生个人潜能
一直以来,最让十一学校声名远赫的是,这里采取“走班制”,没有班主任、没有固定班级、没有固定的课程表,学生可以在此办社团、管食堂、举办拍卖会、模拟联合国。更让人羡慕的是,有上百门丰富而又多元的课程可供学生选择,全校4500名学生就有4500个不同的课程表,每个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所选择的课程来安排一天的行程。
传统教学中,很多老师经常以单一的分数作为对学生评价的一把尺子,李希贵曾表示,“多一把尺子,确能多一批好学生;然而,只有多一些可选择的课程,才能培育更多的好学生。”他认为,教育必须担当起个体启蒙的责任,通过课程的选习,帮助他们唤醒自我、发现自我,并最终成为更好的自我。因而,开发适应并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便成为教育者及学校的使命。
每学年第一学期的最后一天,十一学校都会举办一次狂欢节,并在狂欢节上发布“十事十办”,“十事十办”由学生投票选出,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在第二年做执行方。汽车设计课程便是在“十事十办”中由学生提议创建的,学校响应学生的需求,不仅开设了这门课,而且还引入了大量设备供学生实践,开课之初,还曾聘请日产设计总监和国内著名设计师进行执教,现在已经设有汽车设计、汽车三维建模、油泥模型制作、弹力赛车、无人驾驶智能车等项目。在十一学校,类似这样由学生提出老师和学校予以满足的例子比比皆是。在如此开放自由的校园环境下,学校的心理社团甚至开发了一款名为“树洞”和“墙”的小程序,“树洞”可以让学生倾诉自己的心声,“墙”则用来收集学生们的反馈意见,他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来把同学们的一些需求转化为现实。
学生在运行水下机器人
十一学校另一个让来客赞叹不已的场所是隐藏在地下的“十一梦工厂”,这里就像一个工厂车间一样,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仪器设备,汽车设计、机械技术等课程都在这里教学,学生可以在此做水下机器人操控训练、设计机动电能车、手工制作滑板及木质的工具等等,各种各样的梦想都可以在这里“加工”实现。同时,他们还可以在一年一度的红窗汇上租摊位卖出自己所制作的东西,这也是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产品化的一个过程。
李希贵认为,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的出现,使我们的教育必须瞄向核心素养。“因为学某一个专业、靠某一些知识甚至靠某一些技能都没法应对未来,没法应对一生的生活,这时候就要靠综合素养,靠对社会、对未来的适应性。”而学生一旦把学习变成自己的事,他们之间的沟通、合作、争论、妥协、创新就不可避免,跨学科综合学习也层出不穷,从做题到做事,从解题到解决问题,成为每一天课堂学习的常态,核心素养的落地水到渠成。
采访当日,48名担任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和俄语讲解员的志愿者全部来自于十一学校大使社团的学生,全程由学生作为主角来为所有来客介绍十一的故事。来自高二年级的志愿者马越表示:“我在十一最大的收获就是获得了个性化的发展,这里有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每个老师都非常支持学生各方面发展。我跟自己的导师交谈的时候,导师经常会问一句,你的想法是怎样的,他们不会限制你想发展的领域。在十一,老师和同学更像是一种朋友的关系,而不是师生之间的关系,这种氛围是我非常喜欢的,也会是我将来毕业之后最想念的。” |